马嵬李商隐

李商隐《马嵬》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马嵬[唐] 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注释】 马嵬:原诗共有两首,都是讽刺唐玄宗的,本篇是第二首。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通志》:“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曰‘贼本尚在’。指贵妃也。帝不获已,与贵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海外徒闻更九州:此用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外有仙山”意,指杨贵妃死后居住在海外仙山上,虽然听到了唐王朝恢复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经不能再与玄宗团聚了。“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更”,再,还有。“九州”,此诗原注:“邹衍云:九州之外,复有九州。”战国时齐人邹衍创“九大州” 之说,说中国名赤县神州,中国之外如赤县神州这样大的地方还有九个。这句诗以“海外九州”指想象中的仙境。杨贵妃死后,有方士说在海外仙山找到她。见白居易《长恨歌》和陈鸿《长恨歌传》。但神仙传说毕竟渺茫,不能给唐玄宗什么安慰,所以说“徒闻”。 他生未卜此生休:陈鸿《长恨歌传》:唐玄宗与杨贵妃曾于七夕夜半,“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执手各呜咽。”但来世如何尚不可知,而此生的夫妻已经完结了。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追述玄宗逃蜀时的情景。“虎旅”,指跟随玄宗入蜀的禁军。“宵柝”,又名金柝,夜间报更的刁斗。“鸡人”,皇宫中报时的卫士。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筹”,计时的用具。 此日六军同驻马:是叙述马嵬坡事变。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当时七夕笑牵牛:意思是说当年七月七日李、杨在长生殿夜半私语的时候,还以为天上的牛郎、织女一年只能会面一次,不及他们天天在一起。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两句嘲讽唐玄宗虽多年做帝,并不能长保他的妃子,不及普通人家能始终相守。“如何”,为什么。“四纪”,四十八年。古人以十二年为一纪,此指玄宗实在位四十五年,将近四纪。“卢家莫愁”,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作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这里是以平民女子莫愁婚嫁生活的幸福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对照。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1.对这首诗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贵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海外九洲,不过是空刘罢了,“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 B.颔联追述玄宗仓皇出逃,夜宿马嵬的景况:他彻夜难眠,只听到军营中报更的梆子声,再也听不到宫廷中鸡人报晓的声音。 C.“此日”是禁军驻马不前,要求诛杀杨贵妃之日。“当时”意为在这危急之时。“笑牵牛”指玄宗贵妃笑牛郎织女不知他俩可以永不分离。 D.末联,诗人以冷峻的诘问结束全诗: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剖析:C项中“此日”指贵妃赐..略

- 兴国安邦的意思,及其含义,兴国安邦基本解释
- 万无一失的意思,及其含义,万无一失基本解释
- 目光短浅的意思,及其含义,目光短浅基本解释
- 戒骄戒躁的意思,及其含义,戒骄戒躁基本解释
- 草木皆兵的意思,及其含义,草木皆兵基本解释
- 免死狗烹的意思,及其含义,免死狗烹基本解释
- 千里迢迢的意思,及其含义,千里迢迢基本解释
- 俯拾即是的意思,及其含义,俯拾即是基本解释
- 大义灭亲的意思,及其含义,大义灭亲基本解释
- 人山人海的意思,及其含义,人山人海基本解释
- 多谋善断的意思,及其含义,多谋善断基本解释
- 金风送爽的意思,及其含义,金风送爽基本解释
- 沉鱼落雁的意思,及其含义,沉鱼落雁基本解释
- 变化万端的意思,及其含义,变化万端基本解释
- 犹豫不决的意思,及其含义,犹豫不决基本解释
- 宁折不弯的意思,及其含义,宁折不弯基本解释
- 倾巢而出的意思,及其含义,倾巢而出基本解释
- 驰名中外的意思,及其含义,驰名中外基本解释
- 声势浩大的意思,及其含义,声势浩大基本解释
- 千岩万壑的意思,及其含义,千岩万壑基本解释
- 七零八落的意思,及其含义,七零八落基本解释
- 事倍功半的意思,及其含义,事倍功半基本解释
- 受益匪浅的意思,及其含义,受益匪浅基本解释
- 荣华富贵的意思,及其含义,荣华富贵基本解释
- 张牙舞爪的意思,及其含义,张牙舞爪基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