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成三人上一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出处】唐·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译注】举杯相邀明月一同饮酒,明 月、我和我对着的影子恰好是三个人。表现了无限的孤独感。 【用法例释】 一、用以形容月下独饮 的情状。[例]泡上一杯清茶,“举杯邀 明月,对影成三人。”淡淡的清香在夜空 中浮动,茶不醉人人自醉,怎禁得起再 呷上一口。掀开杯盖,一轮圆月荡悠在 茶芽间。(周美录《石梁夜意》) 二、用以 形容孤身一人,形影相吊。[例]这时候 除了爱人的偶尔回家,家中才有一团温 馨,更多的时候,我独自一人,静静地呆 在书桌旁,想起李太白“举杯邀明月,对 影成三人”的冷清与孤寂,不禁欲潸然 泪下。(李尚朝《孤独不可以享受》) 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 卷一: “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说,反覆推勘,愈形其独。” 清马位 《秋窗随笔》: “渊明有 《形赠影》 诗……太白 《月下独酌》 诗有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二公风流孤迈,一种旷世独立之致,异代同情。” 【全诗】 月下独酌其一[唐]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1.不解:不懂得。2.无情游:超乎尘世俗情的交游。邈:遥远。云汉:本指银河,此借谓天上仙境。 【翻译】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酒,自斟自 饮没有亲友相陪。举起酒杯邀请天 上的明月做伴,加之对面自己的身 影,竟也成了三个人。可是月亮不 懂得饮酒,只有身影跟随我。姑且 让月亮和身影陪伴我吧,要乘着美 好的春光及时行乐。我唱起歌来, 月亮好像听入了迷徘徊不走,我跳 起舞身影也随之摇晃起来。清醒时 互相欢乐,大醉后都各自分散去 了。我希望永远与无情的月亮和身 影结游,相约在那高远的天上再 见。 【赏析】 万物都是诗人的奴隶或朋友,无情者皆有情,天上地下任其驰骋,任其痛快抒情。 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场面一下便热闹起来了。独饮喝闷酒一下就变成了朋友聚会,仿佛让我们听到了碰杯喧哗的笑声。诗人的想象真是海阔天空,信手拈来就是妙笔。月是诗人的朋友,将其人格化已是早期诗歌创作的一大特征,但是,将影子也当做朋友本篇却是首创。不过我们要看到诗人妙想的背后,在似乎快乐的心灵深处其实潜藏的是孤独无语的痛苦,是对现实的不满和苦闷。 诗应该是作于长安失意之后(有人认为作于天宝三年春天),“宫中妒杀人”的深切感悟之后,诗人才真正感到了孤独。原来高层政局、官场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可以让自己尽情贡献自己的才能,也并非坦诚直率就能大济苍生,实现理想。杜甫是了解李白的,他在《梦李白之二》中说:“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诗人是孤独的,京城没有他的位置。然而我们看到的李白的确不是悲天悯人,只知道抱怨的人,而是即使心情苦闷也能自我排遣,并且找到适合自己性情的方式痛快排遣。这就是本篇不同寻常之处。 即使他知道月和影都是空幻,不能成为知心朋友,但在难以找到知音的现实中,还不如虚幻的朋友来得真实,可以寄托。于是诗的结尾处再发妙想,要和影子、月亮永远自由地遨游在太空,化苦闷为无穷的快乐。

- 万无一失的意思,及其含义,万无一失基本解释
- 悠然自得的意思,及其含义,悠然自得基本解释
- 风云变幻的意思,及其含义,风云变幻基本解释
- 毛骨悚然的意思,及其含义,毛骨悚然基本解释
- 疾恶如仇的意思,及其含义,疾恶如仇基本解释
- 杯弓蛇影的意思,及其含义,杯弓蛇影基本解释
- 呼风唤雨的意思,及其含义,呼风唤雨基本解释
- 一朝一夕的意思,及其含义,一朝一夕基本解释
- 威武不屈的意思,及其含义,威武不屈基本解释
- 高堂广厦的意思,及其含义,高堂广厦基本解释
- 狡兔三窟的意思,及其含义,狡兔三窟基本解释
- 一见钟情的意思,及其含义,一见钟情基本解释
- 劳逸结合的意思,及其含义,劳逸结合基本解释
- 欢声笑语的意思,及其含义,欢声笑语基本解释
- 文丛字顺的意思,及其含义,文丛字顺基本解释
- 引人入胜
- 团团转
- 增收节支
- 沆瀣一气是什么意思
- 坚韧不拔的意思是
- 树大招风国语版完整版在线观看
- 一字千金的故事
- 三缄其口
- 纸上
- 鞠躬尽瘁的拼音